圖片轉貼自 生命電視台 台中五方講堂
拜佛,身心的修練
邱惠敏
(轉寄文章,更多拜佛相關資訊,請參閱《人生》雜誌347期)
⋯⋯
拜佛,是佛教徒必學的基本行儀,但就如同「素食」的風潮一樣,
現在有愈來愈多人基於健康的因素,開始加入拜佛的行列,
別小看簡單易做的屈身拜佛動作,它對於身心的鍛鍊都有很大的助益喔。


西醫:健身的低有氧運動

以保健醫學觀點來看,拜佛是一個簡單易學的肢體伸展動作,可以運動到全身肌肉,而且不會因動作過大造成運動傷害,
有些高難度的瑜伽動作,如果勉力而為,往往會造成身體傷害;跑步如果姿勢不正確,對身體也是弊多於利。
拜佛有瑜伽動作的柔軟,也結合了簡單的彎腰、屈膝、伸展的體操動作,
無論幼童、老人皆可學,很適合各種年紀的人當成日常健身選項,
所以現在很多醫師也鼓勵人們多多拜佛。

從雙手合掌、彎腰、屈膝、拜下、雙手向前伸到起立等拜佛動作,可活動到手、臂、背、腹、腿、頭等身體各部位,
這些動作從西醫觀點來看,有助於拉開平日僵硬緊縮的腰背肌肉、韌帶,恢復肌肉彈性;
也有助拉開頸椎、脊椎各節間隙,可解除神經、血管、淋巴管等壓迫,改善頭痛、肩頸痠痛,
屬於低強度的有氧運動,可增加肺活量,強化心肺功能,
具有促進血液循環、燃燒體脂肪等效果。


中醫觀點:疏通氣血的最佳循環

從中醫的觀點來看,拜佛可說結合了道家氣功、印度瑜伽、太極拳、漢方推拿的益處,
藉由規律性活動身體,且調整呼吸,來達到氣血的通暢,消除氣滯所引起的體內不調現象。

無論是簡單的合掌、彎腰、屈膝、伸手向前、俯拜等動作,
拜佛最重要的是強調放鬆,全身是輕鬆、柔軟的,
如此上從頭頂的百會穴,下到腳底的湧泉穴;
位於手指與腳趾前端的四肢末端經穴,都會受到刺激,還能疏通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。

而隨著拜佛的規律性動作,呼吸漸漸平順,
可達氣功丹田呼吸法的功效,讓體內的大小周天(類似西醫體內的大、小循環)
透過百會、勞宮、湧泉,以及身體的毛孔,與體外新鮮空氣進行完整的循環,
使得上焦火(積於心肺的火氣)下沉,下焦寒(積於腎的寒氣)上升,冷靜頭腦;
心裡鬱結成團的火氣下沉,溫暖手足,
這也是為何拜佛能改善頭痛、手腳冰冷等狀況,被視為很好的養生運動。

拜佛,除了有助身體、生理健康的實際利益,
對情緒安定也有助益,同時也是反省自身的好時機。
持戒嚴謹、一心弘揚淨土的懺雲法師,一生將拜佛當成定課,
總叮嚀人們要多拜佛,
透過拜佛能使得上焦火下沉,頭腦清楚,內心自然安定,
由外而內改善人的體質與性格,有助於修定。


自我對話的反省時刻

拜佛,不只是單純的肢體動作,
同時也是從外到內的觀照過程,可以運用「四念處」的修習原則,
聖嚴法師在《禪的世界》中指出,
拜佛時「觀照拜的動作是觀身,觀照拜的肢體覺觸是觀受,
觀照所受的心念反應是觀心,觀照心念反應的情況是觀法。」
透過拜佛,清清楚楚了知每次拜下、起身的「身、受、心、法」,
時時保持正念、正知。

透過拜佛的觀照自身,慢慢看見自己的執著,
並且試著去改變,讓自己變得更柔軟;
回到日常生活中,當我們身心都柔軟時,會變得溫和、謙沖,
發現自己與周遭環境的關係也改變了,
待人接物多一分感恩、少一分執著,減少了人我的摩擦,
不再與環境的對立,這才是祖師大德鼓勵大家多拜佛的目的。

拜佛,不是迷信的儀式,也沒有神祕的色彩,
無論從中西醫學科學立論、心理健康,或是以禪修的角度來看,
不僅能讓人身體健康,有助身心放鬆、協調,
最後還能達到與外境和諧,人我沒對立
這也是拜佛能超越宗教,廣為人們接受的原因吧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拜佛的參考步驟

(一)預備姿勢:合掌
(二)慢慢彎腰蹲下,左手保持當胸,右臂向前下伸,右掌先按壓在地,雙膝隨即跪下。跪下後,左掌向前越過右掌約半掌距離,按壓在地。
(三)右掌再向前移動半掌,與左掌貼齊,頭部拜下,額頭平貼地面於雙掌之間。
(四)雙手輕握虛拳後,向上翻掌,掌心向上張開,掌背放鬆輕貼地面,清楚作出每一個動作,此時雙手已作出承接佛足的手勢。
(五)起身前,先握虛拳再翻回,手掌撐開,掌心平貼著地面;身體起身,額頭同時也跟著離開地面,右手先移回右膝前方,左手收回當胸,用右掌施力把身體撐起來。
(六)腰挺直起立,回到合掌的姿勢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mportant2013 的頭像
    important2013

    important2013的部落格

    important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